“流感”,也称为流行性感冒,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流感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,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,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以接触为媒介间接传播。
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,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,对同一型的流感免疫力可维持较久。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,故会引起反复感染发病。
流感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:起病急,畏寒高热(体温可高达 39~40℃),乏力,头痛,身体酸痛,咽部干痛(痒痛)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喷嚏、干咳(多为阵发性)、鼻咽部可见充血,肺部可闻干罗音。发热3~4日后热退,但上呼吸道症状及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。有时可见腹痛、呕吐,常见活动力差、食欲不振、吵闹、不安、哭泣等。
儿童流感常见的并发症有:肺炎、肝功能损害、肾脏损害、中枢神经损害、心肌损害、肌肉损害等。
流感来袭家长应该如何预防?
1、流感疫苗接种:接受小儿流感疫苗是增强对病毒免疫力的有效方法。
2、饮食调理:幼儿饮食可以多样化,蔬菜、水果、牛奶等需要全面摄入;日常生活中多喝水。
3、保质保量的睡眠:睡眠充足也是提高流感病毒免疫力的方法之一。
4、不要去凑热闹: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去人多、密闭、嘲杂的地方,如不可避免应搞好防护措施。
5、远离“毒”源:
(1)家人感染流感病毒应及时治疗或隔离,以免传染给孩子;
(2)让幼儿远离流感病毒携带者或群体,避免与之近距离接触以防感染。
6、补充维生素:维生素能促进体内重要代谢,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和黏膜的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
7、搞好卫生、勤消毒:勤换衣服勤洗手;幼儿的餐具应定期灭菌消毒。
除此之外,灵活掌握穿衣的多少,适量的户外运动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消毒等均可以降低流感的风险。
编辑:苏婧烨
审核:管灿霞
发布:朱梦婷
来源:无锡市杨市中心幼儿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