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有效预防儿童秋燥

作者: 来源: 录入者:保健室 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04日

秋冬季的到来,气候变得干燥,儿童由于皮肤较为敏感,呼吸频率较高,以及肾脏对尿液浓缩功能较弱,更容易通过皮肤、肺部和肾脏失去较多水分。如果饮水不足或饮食不当,儿童在秋季更易受到秋燥的影响。

秋燥并不是指特定的疾病,而是泛指秋季人们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,如皮肤干燥、皲裂,口鼻干燥、口渴、舌干、大便干结和毛发失去光泽等。

秋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湿度降低,导致人体皮肤和呼吸道黏膜湿度受影响,从而引起皮肤干燥、肺功能受限和组织氧化不足,容易引发干燥或炎症,甚至可能导致气管炎或支气管炎,表现为“燥咳”。

秋燥的表现包括:

1. 声音沙哑:轻微的症状可能包括声音嘶哑、喉咙痛和口腔溃疡;严重时可能表现为持续咳嗽和气喘,尤其在夜间加剧;体质较弱者可能持续咳嗽至冬季,甚至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。

2. 鼻敏感:秋季鼻黏膜易干燥,频繁挖鼻孔可能导致鼻出血,其他症状包括流鼻涕和打喷嚏。

3. 皮肤干燥:儿童皮肤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差,干燥天气下容易出现脱屑、起皮和皲裂。

4. 惊厥:免疫力较弱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心神不宁甚至惊厥。

5. 头发干燥:干燥气候下,气血循环不佳,可能导致头发干燥和枯黄。

6. 便秘:干冷天气下,便秘儿童数量增加,粪便干燥、成颗粒状,排便困难。

7. 烂嘴角:医学上称为口角炎,表现为口角潮红、起疱、皲裂等,除了气候干燥,缺乏B族维生素也是原因之一。

预防秋燥的方法:

1. 补水:多食用含水量高的水果,如萝卜、梨、番茄、香蕉、百合等,适量饮用开水、豆浆、牛奶等,减少过咸、过甜或烧烤食品的摄入。

2. 合理安排饮食:在保持均衡饮食的基础上,偏向能养阴、生津、性味甘润的食物,包括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、应季蔬果和滋阴润燥的荤食。

3. 保持室内湿度:在卧室放置水盆或适当洒水以保持湿度。

4. 规律作息: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避免过度娱乐和熬夜,以增强抵抗力和保持肺脏健康。

5. 适量运动: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干燥气候的抵抗力,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出汗过多,以防感冒。

编辑:苏婧烨

审核:管灿霞

发布:朱梦婷

来源:网络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