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感:由流感病毒引起,传染性强,通过空气飞沫传播。主要症状有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等。预防措施包括每年接种流感疫苗,按七步洗手法勤洗手,室内常通风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,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及时添减衣服。
手足口病:由肠道病毒引起,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,通过食物、飞沫和接触传播。症状为厌食、低热,手、足、口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。预防要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,不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病患儿童,高发期少去人群聚集场所,接种手足口病疫苗。
诺如病毒:是一种肠道病毒,感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,儿童以呕吐为主,成人腹泻居多。预防应定期对餐具消毒,毛巾、被褥等清洗后暴晒,养成良好卫生和饮食习惯,勤洗手,不喝生水,不吃未煮熟食物,出现症状及时隔离。
流行性腮腺炎:由腮腺病毒引起,主要发生在 1-15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,通过直接接触、飞沫吸入传播。预防要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,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,多喝水,保持屋内空气流通。
其他预防措施
注意个人卫生:教育孩子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,按照七步洗手法,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 20 秒。不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,并立即洗手。
保证充足睡眠:让孩子每天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,以提高身体免疫力,学习时也能精力充沛。
加强体育锻炼: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运动,如散步、跑步、游戏等,增强体质,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。
保证营养均衡:为孩子提供多样化、均衡的饮食,保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,多吃新鲜的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类食物等。
多补充水分:让孩子多喝水,保持身体水分平衡,有助于新陈代谢,还能湿润呼吸道,减少感染的机会。
保持室内通风:幼儿园教室和孩子的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,每天至少开窗 3-4 次,每次 15 分钟左右,保持空气新鲜,降低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浓度。
定期消毒:对孩子的玩具、餐具、桌椅、床铺等物品定期进行消毒,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,也可以通过高温煮沸、阳光暴晒等方式消毒。
编辑:苏婧烨
审核:管灿霞
发布:朱梦婷
来源:网络